close

中鼎10年計劃白皮書,2020營收要增2~3倍

2011-02-18
 
中鼎(9933)擬定10年計劃白皮書,希望在2020年時集團營收較將較目前成長2~3倍,再發展主軸方面將鎖定綠能,希望未來10年內,綠能產值由目前的5%提升至30%,並將進軍營建業。 

中鼎副總經理陳碧川表示,中鼎在綠能的佈局,除了與太陽能電池廠昱晶共同投資成立太陽能矽晶圓廠昱成光電,並預計在今年8月開始量產外,公司也透過子公司進行太陽能下游系統的佈局。中鼎在未來10年,將透過旗下的萬鼎與國內具知名度的業者合作等方式,進軍國內、外房地產開發市場,計劃將在都會區開發住宅專案等,當然也不排除將購地自建。



中鼎今年準備投標的工程金額約4600億元,其中中東地區比例最高,以過去中鼎的歷史經驗而言,得標率為15~20%左右,也就是說,中鼎今年新承攬工程將在700~900億元間,有機會優於去年及前年。
 
中鼎去年新承攬工程金額約549億元,比前年的602億元衰退,不過截至去年第3季底為止,在手工程量還有952億元,前3季每股獲利為1.91元,雖然略遜於前年表現,但中鼎認為去年第4季營收獲利佳,將使得去年表現優於前年。
 
一、中鼎為國內最大之綜合性統包工程公司,在石化、環能等建廠工程領域且金額逾100億元以上的標案,很少有可與其競爭的國內對手,因此其在國內工程案的得標率很高。在國內市場結構中,中鼎在享有類寡占的特許營運優勢;而在國際市場上,與其同等級的業者約15家,競爭雖較國內激烈,但仍可佔有一席之地。
 
二、觀察中鼎近年來的在建工程(Backlog)去化週期約24個月,受單一年度接單情況不佳的影響程度較小。近兩年的在建工程餘額維持在950億元上下,合併年營收約470億左右,因此約略取中鼎的在建工程的半數便可得出其營收。中鼎的營收採用完工比例法認列,理論上在認列營收方面有調整的空間,然其沒有刻意去調整,可見公司高層在財務及管理面以穩健為宗旨。
 
三、自2006年中鼎在國際市場打開知名度以來,每年股東可分配的自由現金流量分別為2006年的28.9億元、2007年11.3億元、2008年34.6億元、2009年35.4億元,除2007年外,皆為稅後淨利的兩倍多,顯見其自由現金流量之充沛。目前中鼎的計息負債約66億元,未來若不再新增資本支出,兩年內便可還清計息負債。
 
四、中鼎具備上述三點「難以取代的競爭優勢」、「經營團隊的素質精良」、「充沛穩定的現金流量」的特質,已符合廣義的好公司定義,決定其是否值得買進的要素剩下「好價格」。中鼎過去五年的資本報酬率(ROIC)介於6.4%~9.4%,資金成本率(WACC)介於4.6%~7.2%,假設未來五年中鼎享有3~4%的超額報酬率(ROIC-WACC),第六年起無超額報酬,以5.6%(過去五年平均WACC)的折現率計算,每股價值為44.5元(設定為長期目標價)。
 
中鼎符合價值投資者所要求的前三大要件「難以取代的競爭優勢」、「經營團隊的素質精良」、「充沛穩定的現金流量」,經合理預估其長期目標價為44.5元,但買進價格必須距離長期目標價有一段安全空間,才符合價值投資之精神。筆者採取比過去五年平均資金成本率5.6%高1%~2%來估算中鼎的長期買進的安全區間,也就是WACC取6.6%~7.6%,換算長期安全的買進價位為34.7元~27.7元間,距離長期目標價44.5元,隱含28%~60%的上漲空間。
 
中鼎係屬工程服務顧問業,且為國內唯一掛牌上市的統包工程公司,故以中鼎在國內外市場的成長機會來看這個產業:
 
1.國內市場:中鼎近三年國內營業比重約佔五成,政府為擴大內需提振經濟,在愛台十二項建設中的捷運工程、水資源處理工程等皆是中鼎的潛在機會。此外,為改善供電品質,台電規劃將林口電廠、彰濱電廠等老舊機組汰換成效率較佳的新型機組,以及國光石化一期、二期建廠工程,皆為中鼎的潛在機會。
 
2.東南亞市場:泰國的石化市場已趨飽和,未來的機會將在2012~2014年有近20個民營電廠的新建計畫。新加坡及越南在未來十年也都有捷運系統及高速公路的新投資,另外中鋼、台塑及燁聯等也有意赴越南興建鋼鐵廠,均是中鼎爭取合約的機會。相較於韓國同業,中鼎享有地利之便的優勢。
 
3.大陸市場:中國近年來的大型工程專案傾向本土化,由中國當地公司承攬居多。公司表示中鼎的機會在中海油(0883.HK)將在珠海經濟區開建產能350萬噸的天然氣接收站(LNG);以及中國多晶矽業者的擴廠計劃。另外,中國在「十二五」規劃預計投入5千億元用於環保、節能減碳議題,衍生的廢棄物處理、水處理、節能業務亦是中鼎的機會。
 
4.中東市場:中東地區是石化煉油業的一級戰區,工程金額相對較大,競爭也較激烈,今年度韓國同業採取低價策略搶得多數的石化煉油標案。然基礎建設是中鼎的強項,沙烏地、阿布達比、科威特的電廠工程,以及巴林的污水處理工程標案等商機是可以期待的。
 
一、中鼎集團下轄三大事業群:
 
煉油石化工程事業群(比重約60%)、基礎及環能工程事業群(比重約30%)、
 環境資源工程事業群(比重約10%)。其中,石化事業群以中鼎、中鼎海外為主體;
 基建事業群以萬鼎(電廠)、益鼎(基建)為主體;綠能事業群以崑鼎為主體。
 
二、中鼎集團之競爭優勢:
 
(1)中鼎係屬國際級的統包工程公司,
 其建廠的累積經驗與卓越的規劃設計使其有能力承攬國際大型工程案
 (10億美元以上)。
 (2)中鼎藉著同文同種的優勢,與中國當地策略夥伴合作培養建造團隊,
 利用跨國資源整合以降低建造成本。
 
三、中鼎在統包工程中的成本結構:
 
工程設計佔15%、器材供應佔51%、工程建造佔27%、專案管理佔4%、其他佔3%。
 其統包工程的整體毛利率約8%~15%,器材供應的毛利率較低約3%~5%;
 工程建造的毛利率估約5%~10%;工程設計及其他的毛利率估約30%~35%。

 

 

台灣惟一全球百大工程公司 今明兩年進入獲利黃金期

2007/2/7

每天早晨七點鐘,中鼎工程董事長余俊彥便準時出現在辦公室。「一大早最安靜,可以專心處理事情,中鼎有二千多名員工,必須把餅做得夠大,才可能照顧好他們。」余俊彥形容當下生活好似分秒必爭,一刻都不容喘息。

這也難怪中鼎近來表現突出,看好的國內外法人紛紛提前卡位,半年來持股只進不出。二○○六年五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以新台幣二十多億元入主中鼎,順利取得一九.九%股權,這是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資部在台灣第一個投資標的,也是外資進駐國內營建業首例。

隨著法人卡位,中鼎股價也從○六年六月低點十四.六元一路攀升,○七年二月二日收盤價已經來到三十.七五元,短短七個月漲幅高達一.一倍。根據法人預估,○六年雖然每股稅後純益(EPS)只有一.八元,但○七、○八年將是中鼎獲利大躍進的黃金時期。

從本土企業到全台惟一擠進全球百大工程公司,關鍵人物正是中鼎董事長余俊彥。在法說會中,他神采奕奕地分享從市場供需方面,以及過去一年來成功打敗日、韓強大敵軍的經驗,他甚至對投資人與股東開出了「二○一○年營收挑戰千億元,二○一五年倍增至二千億元」的夢幻支票。

二○一五年可能離投資人太遠,但二○一○年的千億元計畫距離現在只剩四年,如果中鼎真能達成千億目標,以目前資本額六十億元來看,四年後,EPS就有八、九元,股價有機會上看一百元;也就是說,以現在三十元來看還會翻兩倍。

布局中國、中東有成

余俊彥這張支票兌現的可能性有多大?中鼎能不能倒吃甘蔗?答案要從今、明兩年獲利能否大躍進來觀察。但,余俊彥早有布局,也看準了時勢。

由於台灣市場太小,中鼎長期致力於海外工程,○六年集團合併在建工程(Backlog)總金額約一千億元,其中有六成五來自海外,三成五來自國內工程;其中,余俊彥特別看好經濟起飛中的新興國家(尤其大陸),中長期對乙烯的需求仍大於供給,而乙烯的來源為原油或天然氣。

以往天然氣的開採、運輸、儲存成本都比原油貴好幾倍,但自從原油價格走高,開採天然氣相對變得有價值,也成為關鍵因素。

天然氣一旦開發,就會有工程需求,機會不是接近原料,就是鄰近市場。天然氣資源(LNG)分布在中東、馬來西亞與印尼,這些國家於是開始大蓋LNG輸出儲運站;需求強勁的中國「西氣東輸」都不夠用,還要靠大量進口,一樣得建造很多LNG接收儲運站。

余俊彥形容中東的工程需求,「『轟』地一下子全跑出來」,中東國家用天然氣做乙烯,生產更高價值的下游產品,不只沙烏地,鄰近國家也開始有能力上下游整合,這類工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去年十二月,中鼎取得沙烏地第二大石油集團Sabic的工程,就屬這種環境下的產物,類似台灣六輕廠的發展。年產量七十萬噸EO/?EG廠的新建工程案, 金額約新台幣一百五十億元,這案子對中鼎意義重大,除了成功打進中東重量級工程市場,也再度提升中鼎在全球石化工程市場的聲譽以及主承包商的地位。

「壞工作」上半年去化完畢

至於中國也有相同的趨勢。中海油(CNOOC)也開始發展石油化學鏈的整合,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每一家都按照相同的模式在走,只是現在仍處於發展的過程,但是未來會像台塑一樣愈趨龐大;而由中海油投資的上海LNG接收儲運站,就由中鼎得標。

除了布局中國、中東有成,中鼎之前的「壞工作」將在○七年上半年去化完畢。所謂的壞工作指的是○三、○四年接的案子,由於工程公司深受原物料上漲影響,當時誰也沒想到銅會從一噸三千美元飆到七千美元,鋼構一公斤新台幣十二元,漲到二十幾元,狂飆狀況超乎正常的物價上漲幅度。

○四、○五年毛利率四%的窘境將過,○七年毛利率預期會回升至七%。中鼎下半年表現將比上半年火熱,除了壞工作結束、毛利率提升,中鼎還有一家公司也會在下半年上市。

為了搶攻大陸焚化爐市場,中鼎旗下,由信鼎、暉鼎、倫鼎等公司合組的環境資源事業部,目前進入券商輔導,○七年下半年就會上市。

余俊彥的想法是,中鼎資本額只有六十億元,在不想膨脹股本的情況下,若要吃下大陸焚化爐BOT,中鼎必須拿出資本額的三○%出來,剩下的七○%資金還要向銀行貸款,這勢必會影響中鼎的資金調度,若以公司來合組成立控股公司,再將控股公司上市,獨立募集資金進行運作,中鼎就不須再為錢而傷腦筋。

在環保的趨勢下,中鼎不只鎖定大陸焚化爐市場,香港、新加坡、曼谷、馬來西亞等開發國家也開始釋出相關工程,余俊彥決定讓環境資源事業部上市募資。整體氣氛可說對中鼎有利。

由於工程產業性質是參與標案,客戶再依工程完工進度分階段付款,依工程業的行規,一座石化廠約二年半完工,前面半年約認列一○%營收,後面二年各認列四五%的營收。

○七年營收成長至少七成

所以中鼎未來的營收好不好?從手上的接單量就是最明確的指標。雖然○六年的營收只有二三三億元,但是目前在建工程總金額就有一千億元,隨著工程進行,○七年中鼎的營收將如何表現?

余俊彥說,很大一部分是從現在在建工程一千億元貢獻進來,還有一部分是吸收二、三年前的合約尾款,最後一小部分是○七年預定再拿下七百億元的工作,新合約就有工程預付款,因此,○七年營收預計在四、五百億元左右,較○六年成長七成到一倍。

二十年前,中鼎不過是一家本土小包商,二十年後,在余俊彥的領軍下,它不只跨出台灣,更鎖定目標,中鼎大軍如螞蟻雄兵般,朝向二○一○年全球前三十大工程公司邁進,從法人與中鼎內部員工的分享中,不難看出中鼎似乎已曙光乍現,後勢可期。

 

新鼎:緊扣工業智慧化 IM打造世界第一石化、半導體工廠

2011-05-01

新鼎(5209-TW)深耕能源工業領域,握有海外市場開發經驗、智慧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關鍵技術,為陸企積極開拓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泰國、越南等市場的首要合作對象,2010年新鼎營收達19.25億元、稅後淨利1.02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新鼎2002年7月掛牌,股價從2003年最低點6.7元一路走揚,目前股價維持在65元附近,幾乎是8年前的10倍,在即將跨入掛牌第10年,公司新規劃今年5/1要成立智慧製造事業部門,全力衝刺IM事業。新鼎系統董事長易惠南表示,該公司緊扣工業智慧化趨勢,透過IM要協助業者打造世界第一美麗、環保的石化、半導體、LED、太陽光電工廠。

石化半導體產業IM化 緊密跟隨發展趨勢

易惠南表示,該公司看到石化、半導體等產業走上智慧化的關鍵,這也是新鼎的一個機會。新鼎的市場定位轉變「緊密跟隨」工業發展趨勢,從工業自動化、工業資訊化到工業智慧化,在每座工廠有限的生命之中,透過IM可以讓工廠營運流程設計變得更美麗、乾淨,而且提升工廠操作的安全、效能。

他說,畢竟現在環保意識抬頭,在加上因為能源短缺的情況,節省能源的浪費變得非常重要。易惠南認為,現在看台灣要建石化工廠越來越不可能了,這裡面牽涉到很多環境的問題。

他認為,一個國家的能源如果不能自給,要仰賴進口,那就等於把命脈放在別人手上。而面對這樣棘手的產業變化,深耕煉油、石化、天然氣等能源工業領域多年的新鼎,認為石化產業的升級勢在必行。

易惠南表示,新鼎的目標是要透過IM趨勢,結合雲端運算,以SaaS為主,提供工業雲,打造世界第一美麗環保的石化、半導體、LED、太陽光電工廠。透過智慧化,可以增進工廠各項節能應用如祛水器管理部分、長途輸送監控、工廠感測元件無線化。

節能應用智慧化的技術 產油國大客戶特別重視

他說,在節能應用部分,一個沙烏地阿拉伯的大客戶曾經給新鼎上了一課,那時候,這大客戶位密切的與新鼎接洽,想了解關於廠房主體儀控統包(MAC)、智慧化的控制技術。讓人非常好奇,身為荷包滿滿的產油大國竟然也會急著來請教智慧化的技術,而且非常很緊張。

易惠南說,後來他實在忍不住,就把心裡的疑問提出來,客戶回他說,「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的油也是會有耗盡的一天、你有沒有想過耗盡以後會發生甚麼事情?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無意義的製程耗損降低,所以一定要做智慧化,而且我們也發現,這樣做除了可以減緩油耗,還可以降低提煉中的成本30%!」

易惠南表示,不只是沙烏地阿拉伯的業者,新鼎所接觸的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殼、台塑等業者也都很關心這個議題,因為智慧化不只有助於節能減碳,更增進工業用礦油生產效能,還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至於,節省成本(cost down)則是個附帶的小禮物。

他指出,客戶也很注意智慧化能提否提升工安,因為唯有讓廠房安全評估先提升起來,才避免工廠運作多年後,因為控管不良而發生起火氣爆的意外,新鼎已經推出風險專家(Mr. Safety),今年5月中旬會在高雄舉辦產品說明會,未來也會繼續推出相關的產品。其次,客戶也都關注的是生產效率。透過國內外市場的經驗告訴我們,通過智慧化管理,是可以同時做到這些,而且讓產業具有競爭力。

他強調,「智慧化管理存在的必要就是要衡量、控制風險,如果我們無法衡量這些情況,就代表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如果所知不多,就無法管制;一旦無法管制,就只能屈服於現況。」

 

 

arrow
arrow

    崎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